学院首页  部门首页  教学评建  教学指导与督导  评建知识  教育研究  质量保障平台 
热点文章
教学质量监控部
部长:5616387
教学质量管理科:5616388
综合科:5616389
邮箱:tgypjc@tit.edu.cn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教育研究>>正文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
2022-01-07 10:30   《中国教育报》

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服务上海区域经济发展为使命,以办好应用型大学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上海及周边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卓越工程教育探索和实践,培养靠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工程技术人才。

深化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四十多年来,学校坚持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构建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与行业企业“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协同就业”,在我国高教界率先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形成了“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应用型办学定位,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大学的发展只有找准位、定好位,才能有所为、有作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高等教育生态和“依托工业办学”的历史传统中科学定位,坚持分类发展,确立了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遵循“定性在工程、定向在行业、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的原则,构筑优秀工程师和工程服务人才的摇篮,成为助推G60科创走廊和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孵化器”“加速器”“服务站”。

聚焦高水平特色发展目标,探索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高水平大学的共性特点是具有特色,建设高水平大学既要保持特色,也要发展新特色、创造新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聚焦高水平特色发展目标,以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为取向,以“利益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发展共赢、责任共担”为准则,实施“走出校园促发展”战略,面向长三角构建了由高校、地方政府和千余家企业组成的“产教命运共同体”。学校始终坚持学科群、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技术链,与10余家上海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和数百家企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打造地方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工程、现代交通工程、现代管理工程、现代创意设计等专业集群;按照跨界、交叉、融合的理念,改造或新设了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一批新工科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标准,创新了符合工程人才成长规律的产学交融学段制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制度改革塑造人才“高地”。高端人才是人才群体的“晶核”“灵魂”和“舵手”,决定着人才群体的结构,进而决定着人才群体的功效、发展和兴衰。近年来,学校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国家级人才10余名,各类省部级人才60余名。由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朱高峰院士牵头成立了“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推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惠民牵头成立了我国首个“药物智能制剂与智能制造研究中心”,致力于突破医药工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学校在制度建设上大力改革,探索建立了多元化的薪酬制度,实行年薪制、团队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不断完善师资聘任与考核制度,营造“引育并举”的良好环境。

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内涵建设新平台。学校以建立跨界协同支持体系为目标,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校内协同,成立了高等研究院,组建了跨学科科研团队,建立了人才、团队、基地一体化运行模式。其中,由跨学院教授团队合作研发的“服装智能定制系统”已进驻钓鱼台国宾馆。校外协作,和温州大学、常州大学发起成立“长三角高水平特色地方高校创新联盟”;和松江区政府联合建设上海市首批工程研究中心—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技术入股形式和滁州市政府共同成立安徽轨道交通研究院;联合中航国际集团自主研发737-800飞行模拟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和中国联通合作建成全国首个5G校园等,打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深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自成立之初就把本科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根基,着力推动本科课堂革命,改变传统的教与学形态,在课程教学体系、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大胆尝试,广泛开展多种新型教学模式,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

更新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引领人才培养。学校始终把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深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倡导教师将“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引导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互动式等方法开展教学;倡导科学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优化指导,深化全程导师指导培养机制。学校不断健全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度,形成学业导师、课业导师的立体式导师网络,促进教学团队与全程导师制度在学生学业发展与人生观、价值观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校内各类空间资源建设师生“恳谈空间”,提供师生交流的空间场所;推进“亦师亦友建设”,在校内形成“师生共同体”概念,在教师中形成教书育人、人生导师的共识,不断优化全程导师在学业指导和生涯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夯实基础,持续推进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对照学科专业群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学校设立了一批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专项建设项目,不断深化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照学生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改革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授课内容及考核方式,既保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又体现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程的支撑作用,使学生具备以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支撑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

强化专业,深入优化专业类课程教学改革。以行业产业对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开发一批应用型专业类课程建设项目,梳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紧密对接课程教学和行业需求,将行业产业中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发展实时融入课程教学。目前,学校相关二级学院正以智能制造、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结合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升级需求,推进先进制造、交通运输、工商管理和现代创意设计等学科专业群课程建设。每个专业推出3~5门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

科教融合,充分发挥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驱动着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新经济又将会催生一批具有跨界特征的新兴学科。因此,面向新经济的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交叉复合特征,具备跨学科、跨产业的跨界整合能力。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将科研和教学相结合,以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学校以科研平台为依托,面向全校本科生公开征集科研项目。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吸引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中,有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打破学习时空边界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为主向知识创新为主转变,教学方法从单向传授为主向双向互动为主转变,教学场所从封闭向开放转变。基于“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学校建立了覆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三维融合、线上线下融通的立体化教育教学模式,引进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课程学习平台(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网),鼓励教师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目前,全校教师在教学网络平台上建设课程278门,建成19门在线课程,其中,有12门课程面向全国开放选课。

学校利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交互类虚拟仿真等资源,进行师生可视化实时互动交流,设置把课外的实景直接嵌入课堂教学的环节;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线上捕捉行为轨迹,线下捕捉行为布局,包括学生的听课态度、表情、专注情况等,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关注学生,从而改善教学内容及方法。

学校还建成了互动讨论学习、远程协作、教育实训等多类型的智慧教室,以空间规划带动教学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推进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带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大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原工业学院教学质量监控部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31号   邮编:030008
        建设维护:太原工业学院教学质量监控部   电子邮箱:tgypjc@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