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新建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获得“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殊荣;建成世界技能大赛3个项目的中国集训基地;培养出“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邓丽、“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魏凡等一大批“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经验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湖北省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等场合进行交流,这就是办学近20年的武汉工商学院向国家、社会和人民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 近2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三力两融一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其中,“三力”是指“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人才培养定位,“两融”是指“产教融合、‘双创’融入”的人才培养路径,“一深化”是指“深化推进五项改革工程”,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主阵地。 精准定位 培养“三力”应用型人才 “我们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既不能走老牌学术型高校的道路,也不能走职业院校的道路,而是要探索出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差异化发展之路,我们培养的人才也要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和普通的技能型人才,需要更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办学之初,武汉工商学院董事长彭秀春就提出这样的思路。 差异化道路的探索并非易事,没有太多成熟经验可供借鉴,改革者对高等教育除了要有高屋建瓴的宏阔视野和俯下身来的深入研究外,还需要怀有始终不变的育人初心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如何找准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围绕这些问题,学校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通过举办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高峰论坛、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等形式,邀请社会各界共同探索民办高校发展之路,校领导、院系负责人、学术带头人等纷纷深入企事业单位调研用人需求,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寻新思路。 “向专家学者问策,向行业企业问计,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出路。”学校副校长张俊说。经过广泛调研与研讨,学校将“社会就业、创新创业、个人发展”确立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明确了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简称“三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支持学生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明确这一定位后,学校将其贯穿于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方法、条件建设、质量评价等多层面、多环节,坚持产教融合、“双创”融入,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产教融合 搭建“四个对接”育人平台 2021年5月,学校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的13名应届毕业生在一家全球知名药企经过为期半年的实习实训后,全部在该企业顺利就业,这是学校连续第5年与该企业定向联合培养、输送人才。即使在国内就业形势受新冠疫情影响变得较为严峻的2020年,学校仍然向该企业定向输送了一批毕业生。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下,学校的毕业生在我们这里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评价高。”该企业一名负责人一语道出了学校毕业生受欢迎的“秘诀”。 校企的深度融合,得益于学校搭建的“四个对接”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一是专业发展与行业产业需求对接,学校与君集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成立了生态环境产业学院,与中软国际等公司共建“金融软件设计开发”等专业共建班,与红豆集团等公司合办“红豆”等订单班,成立“现代数据处理技术”等特色班,校企共同培养产业急需、企业需求量大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学校将企业岗位要求融入教学,利用合作企业的设备、项目、人才等资源优势,联合设计项目案例,共编项目化教材,共同打造应用型课程体系;三是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经营对接,学校深入推动“企业进校园、学生进企业”,促使学生开展多样化实习实践,充分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及流程,熟练使用企业级生产工具,并采用“系统测评+报告+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打造“实习就业直通车”,依托合作企业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实践训练,学生毕业后直接受聘于合作企业;四是科学研究与企业技术升级对接,校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合作开展应用型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如校企共研的粉末活性炭再生炉技术等项目成果,已通过企业工程项目广泛应用于国内多个省市的环境治理,从而使教师提升教科研水平,企业获得技术突破与升级。 2021年5月,学校生态环境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湖北民办本科高校中首家成立的相关产业学院,该产业学院的运行模式就是校企“四个对接”的生动体现。学院理事会理事长魏复盛院士介绍,学院实施校政企共同参与的产业化平台搭建、专业及课程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紧密对接环保产业链、创新链,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根据环保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需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地方行业服务;推动校企共建教学科研生产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产学研转创一体化产教融合平台,为长江大保护和千湖之省的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三化并举” 推进“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支平均年龄23岁,起步于高校的校园创业团队,抓住短视频直播带货的创业机遇,10个月累计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净利润达450万元。交出这份精彩创业成绩单的是学校2021届广告专业毕业生李义凡。 李义凡不是个案,从武汉工商学院这片“双创”沃土走出来的,还有获600万元天使投资的“字绘中国”师生创意团队、毕业4年身家过亿的“创业哥”罗群、“湖北百名青年创业榜样”朱钟琦、从网游高手到年营业额超3000万元的电商创业者王采和等一批“双创”精英。 经过多年探索,学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坚持“三化并举”,推进“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全程化实施“双创”培养,全覆盖推进专创融合。学校面向所有专业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在各专业中创建专创融合特色课程;在部分专业立项创建创新实验班;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在比赛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多样化开展“双创”培训,进阶式提升“双创”能力。学校常态化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级提升计划,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项目、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项目、创业公司培育与辅导机制;开办创业精英训练营;面向大四学生开设“3+1”创业精英班。建立师生共创工作室,通过“创意+实现+市场”培养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活动的名师定制、项目引导、企业应用三步走。 真实化构建“双创”平台,实战式参与“双创”实践。建设“双创”实训、创业基地、孵化器三级创业孵化平台,提供经营模拟、项目孵化、项目加速进阶式实践场地;吸纳学生加入现代物流与商务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的项目研究和实践,促进学生参与行业交流、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亮点频现、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 深化推进“五项改革工程” 构筑高质量教学体系 学校强化能力导向、分类培养理念,深化推进学分制综合改革、特色培养模式改革、高质量课堂教学改革、“三基地”建设改革、“三导师”建设改革等五项改革,为学校“三力”应用型人才构筑起高质量的教学体系。 学校在民办高校中率先全面实施学分制综合改革,2011年开始探索应用学分制,2017年实施完全学分制综合改革,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生自主选课,将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课外阅读等统筹纳入学分制管理范畴,将学生基础发展、个性发展和综合发展有效结合。 深入探索“3+1”模式、“三学期”制、特色班等培养模式改革,学校根据专业特点设计不同培养模式,其中19个专业实施“3+1”分段培养,5个专业实施“三学期”制;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创业精英班以及特色实验班;开展英语与数学分层分类教学。 深化“特色课程体系+课外创新活动”教学改革,打造“学科专业主干课—校级优质精品课—国家、省级一流课程”高质量课程体系;强化“产教融合课+‘双创’融合课+学科交叉课”特色课程建设;开展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系列课堂教学改革;举办学科技能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课外创新活动。 加强“三类教学基地”建设改革。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研学训练营”三类教学基地,获批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3个,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实习实训基地3个。 推进“三支导师队伍”建设改革。学校强化学业导师、创新创业导师、企业导师3支导师队伍建设,为学生提升“三力”打造颇具特色的师资队伍。 在五项改革工程的推动下,学校教育教学成效突出,一是“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邓丽、“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魏凡等大批“三力”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在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上,学校位居湖北省同类高校首位;二是高质量课程建设取得突出成效,4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国家一流课程数量在湖北省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三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332个,21个创业项目获得政府部门经费扶持,孵化出在校营业额超5000万元的学生创业团队,“字绘中国”师生团队作品被列入武汉市设计行业重大创新成果。 “三力两融一深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质量人才,而且有效推动了“产学创用”密切协同,服务社会成效明显。学校与企业共建多个省级科研平台,共研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共建产学合作育人项目40余项。校企共研污水处理技术被中国工程院水处理院士专家组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环保企业,累计获经济效益近10亿元;学校“湖北网络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获批宣传部门舆情信息直报点;“现代物流与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湖北省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成为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