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高校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要明确其战略意义,又要从教学资源、科研支撑、保障机制三方面协调用力。 明确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一是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国家富强的战略意义。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从来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征程,高校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加强各族青年的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不断巩固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是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民族振兴的战略意义。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实践的优良传统与独特优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族青年的共同参与、团结奋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尊重民族平等基础上,强调各民族团结进步,是各族青年守望相助、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固本工程。三是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人民幸福的战略意义。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求将每个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既凸显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又充分肯定每个人为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成为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团结奋斗、逐梦圆梦的最大共识。 丰富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学资源。一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教学资源。兼具包容性和凝聚力的中华共同文化,源自各族人民长期的共同生活和交流交往,以故事、文学、艺术、古迹等形态蕴藏于人民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善于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为各民族认同的共同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不竭源泉。二是从中国近代独立斗争史中挖掘教学资源。在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斗争史中,为反抗列强侵略,捍卫领土安全,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善加提炼,广为传播。三是从中国现代化建设历程中挖掘教学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战役中,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事例。运用好这些鲜活教学资源,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时代感和说服力的关键。同时,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在统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新发展。 加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科研支撑。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两词连用,作为一个政治和学术概念明确提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话语体系的重要创新。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为高校不断创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价值取向和学理支撑。二是优化应用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提炼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和重要成就,为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多维度教学资源。三是健全科研机制。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涉及诸多学科,要注重整合教研队伍、推动协同发展,形成多种知识结构交叉融合。要通过设立研究基地、科研团队、专项课题等,引导教师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同时,要形成稳定培养培训机制,不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适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需要。 完善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要通过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和学科专业协同推进,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合力。二是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拓宽教育宣传覆盖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断提升教育效能。三是注重隐性教育的浸润作用。除课堂教学、教材建设等显性教育外,隐性教育同样重要。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高校的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精神风貌和管理模式中,倡导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使广大师生充分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包容性和凝聚力,真正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高校还应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切身感受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发展,将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有机结合起来,在自觉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