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3月学校督导对课堂教学进行听课共计1245学时,其中常规教师听课418学时,新进教师听课537学时,辐射听课290学时,现将督导听课情况进行通报。具体情况如下:
一、总体概况
大部分教师上课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齐备,教态自然。教学过程内容表达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逻辑清晰,过渡自然,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复杂概念,有效利用PPT、板书、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部分教师能理论联系实践,把理论讲解与实践案例相结合,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大部分班级的学生到课情况较好,前排的学生能紧跟教师的讲授思路进行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二、课堂教学效果较好的课程
1.课程名称:《化工原理》
授课教师:成果
授课优点:讲课重点突出,注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较严格。同时注重平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每堂课都进行小测验(指定一部分人交答案)。并且鼓励学生主动答题。由于是随机抽考,学生们都需要准备,所以学生听课率较高,教学效果较好。
2.课程名称:《应急管理学》
授课教师:高少龙
授课优点:融入课程思政,理论联系实际较好。比如,在讲应急管理时引入汶川地震的案例,“最牛校长”十分注重学生的应急安全教育,并着力于学校建筑的维护和加固,创造了地震中两千多名师生无一人伤亡的奇迹。美国对中国的“中兴事件”,引发了国家层面上的技术安全讨论。这些案例的引入,提高了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了听课效果。
3.课程名称:《大学英语2B实验》
授课教师:李远芳
授课优点:专业知识扎实,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语言纯正,师生互动良好,注重因材施教;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组织合理,教学方法多样(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环节流畅;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课程名称:《公司治理》
授课教师:张玥
授课优点:专业知识扎实,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语言生动,师生互动良好,教学手段先进(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等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因材施教;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组织合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多样(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环节流畅(导入新颖自然、新授环节条理清晰,过渡自然、总结简洁全面),学生知识掌握牢固,能力培养突出。
5.课程名称:《大学体育二》
授课教师:张荣
授课优点:专业知识扎实,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语言生动,师生互动良好,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组织合理,以标准示范带学生练习,教学环节流畅,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使学生知识掌握牢固,能力培养突出。
6.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授课教师:陈静
授课优点:善于组织学生,学生前排座位率很高;善于将案例、理论学习融会贯通;善于提问,注重和学生互动。
7.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授课教师:刘洋
授课优点:结合热点话题开展开学第一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丰富,讲解条理清晰,语言准确、流畅,教态自然、大方,教学过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8.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教师:彭佳卉
授课优点: 讲课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语言生动流畅。内容熟练,板书工整,与PPT配合较好。脱稿讲授,驾驭课堂能力强。讲课投入,对学生要求较严格。
9.课程名称:《大学物理B》
授课教师:段晓丽
授课优点:表述清楚,语言精炼,内容熟悉,逻辑清晰,理论与实例结合,重难点突出,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板书工整,语速适度,举止大方。
10.课程名称:《大学数学A2》
授课教师:刘彩云
授课优点:语言流利,讲解清楚,PPT清晰,重难点突出,表述准确,富有激情,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讲课没有激情,关注学生听课情况较少,课堂管理的不到位,学生看手机较多,较普遍,尤其选修课;存在不与学生互动或与学生互动不充分现象,只是简单提问。少数教师上课信息量偏少,讲授时间偏短,让学生自学时间偏长。
2.部分新教师教案不规范,缺乏板书设计;少数新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不够娴熟,教学组织与教学艺术有待提高;个别新教师因为有工作量要求,同时带2—3门课,显得力不从心。
3. 高年级后排的学生听课状态较差,抬头率不高,有的学生什么都不带,只拿手机来上课,上课期间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多个班级上课期间存在个别学生上课自由出入教室的现象。课间休息期间,有不少学生在楼道抽烟(男女生都有)。
4. 材料工程系学生上实验课不穿工作服的同学占一定比例,存在安全隐患。实验课上大型仪器少,每批学生人数偏多,学生动手机会受限。
5. 机械工程系在机房上课有三班合堂,教师辅导学生操作全覆盖很难。
四、建议与意见
1.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和表现,及时引领互动,提高学生的上课出勤率、抬头率、专注度和参与度,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2.教师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化教学组织和管理等方式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完成好教学,同时要积极参与课堂管理,向管理要教学质量,向管理要教学效果,让每一堂课教学都成为“金课”。
3.加强对新教师的传帮带,增强课堂设计理念,尤其课堂组织能力和课堂节奏把握方面。同时,新教师自己要吃透教材、熟悉内容;规范教案写作(包括教学设计);制作好PPT(不是照搬教材);强化板书设计;多听老教师的课、同行的课;多与学生互动,严格要求学生。
4.加强学生学风管理,从学生的行为规范到学习风气。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手机的管理,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最好是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5.大型实验仪器损坏后要及时修理。
6.加强和完善系部教学指导组对教师和学生的规范化督导。
7.充分发挥校系两级督导的交叉优势,加强衔接配合。
教学质量监控部
2025年4月3日